夏季来临,气温升高,大量贝类海鲜上市,也是贝类毒素中毒的高发季节。贝类毒素有多种类型,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麻痹性贝类毒素。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潜伏期较短,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,初期症状有口部及四肢麻痹、刺痛,胃肠不适如呕吐、腹泻,严重者会出现吞咽及发音困难,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。
目前,还没有针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效解毒剂。麻痹性贝类毒素存在于扇贝、贻贝、蛤等双壳贝类中,通常在内脏中的含量较高,常规的烹调方式不能将其去除。
如何健康吃贝类
要想尽量避开贝类的安全隐患,放心享受美味,就必须从清洗、烹饪等几个方面入手。
第一,不吃内脏。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积聚在贝类生物的内脏团中,而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。因此,只能吃贝类的肌肉部分。“看颜色”是较简单的判断方法。打开壳后,略微发黑的肉块多是内脏团。有些贝类内部有一根黑色的沙线,也不能吃。
第二,挑外壳平滑的。相对于外表疙疙瘩瘩的生蚝、扇贝等,蛏子、贻贝等外表干净、平滑,附着脏东西少,相应污染也少。
第三,盐水浸泡,充分加热。烹饪前,先要把贝类放入食盐水中“养”一段时间,这样能帮助贝类排出各种毒素和沙子,然后,用小刷子仔细清洁贝壳的表面。烹饪手法首选蒸、煮等,能彻底加热、杀死细菌。烧烤的方法易造成受热不均,外熟里生,建议少用。
第四,不购买不食用来自赤潮区的贝类海鲜。赤潮区的贝类海鲜含有藻类毒素的几率高,容易引起贝类中毒。
提醒:误食会导致中毒的海产品
1、
1、铜铸蟹
铜铸蟹,又称铜铸熟若蟹。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,背部隆起分区明显,表面光滑。全身表面呈青绿至紫褐色,其间有白色,褐色与青橙色的不规则花纹,形成特殊的斑驳色彩,甲长约5厘米,甲宽约10厘米。可能含有麻痹性生物毒素,中毒病人表现为口唇、手脚发麻,步态不稳等症状。
2、河豚鱼
河豚鱼,又称“
相关文章
- 夏季生姜泡水喝有这12种好处
- 中医告诉你:这8种食物并不能壮阳
- 长斑长痘?如何选择有利于祛斑祛痘的食物
- 夏季喝凉茶能清热消暑 但三类人不宜喝
- 羊奶果泡酒的禁忌有哪些
- 羊奶果泡酒的配方 羊奶果的吃法
- 蟾蜍草怎么吃 推荐蟾蜍草的4种吃法
- 喝茶有益健康 但八种茶喝了会伤身
- 养生菜秋葵营养高 推荐白灼秋葵
- 蛤蟆衣泡水的副作用
- 夏季吃毛桃过敏怎么办 吃桃禁忌不可忽视
- 黄梅天阴雨不断 祛湿推荐三药膳
- 排毒有窍门 9种食物能润肠排排毒
- 男人阳痿怎么补 3大“性福”药膳不可少
- 葡萄能抗衰老 9种日常食物帮你赶走皱纹
- 女人肾虚怎么补 5道食疗帮助女人治肾虚
- 花生是长生果 怎么吃能长寿抗癌
- 食用生姜要注意 两种吃法会致癌
- 夏季多吃5种食物能清热解毒
- 餐桌上7种食物堪比降压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