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用中药必知几点小常识
1、不要隔夜服用中药
中药里面含有多种成分,例如淀粉、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糖类、氨基酸、微量元素等,大部分在煎煮的时候,就已经溶解在药汤里。
服用中药正确方法应该是,要先趁着温热的时候先服用一般,等到4到6小时后在服用剩下的一般。如果放太久或者是隔夜再服用,不仅会降低药效,更会因为空气湿度、细菌等因素受到影响,细菌会因此生长,一些营养成分会发酵,甚至是出现变质,对健康很不利。
2、中药和西药一起服用要注意
有些人认为,中药和西药一起服用,效果会更好,疾病能早日治好。实际上,如果中医一起服用,如果不注意,会产生不良反应,甚至是引起中毒。因此,如果要中西药合用,要遵医嘱托,不要自行服用。如果出现了中毒反应,要及时停药,并且进行治疗。
3、服用中药最好不要吃糖
中药的味道一般都是涩和苦,并不好喝。因此,有些人会加入一些冰糖,或者是水果糖但其实这样做,并不妥。为何呢?一起看下原因。
(1)如果是解热退热的中药,糖会起到抑制的作用,既影响到药效,并且影响到体内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吸收。
(2)有些药物就是根据苦味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,例如健胃中药,如果加入糖,就会影响功效。
(3)中药里面含有蛋白质、鞣酸等,糖会和蛋白质、鞣酸等有效物质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,从而产生有害的物质,不利于改善疾病。
4、把握好服用中药的最佳时间
若是治疗感冒的解表药,要在中午之前服用效果是最好。“午前为阳之分,当发汗;午后为阴之分,不当发汗”,不仅是发汗药,凡事需要发表透邪的中药,都适合在中午之前服用。
如果是进行补阳的中药,那么则需要在清晨服用。例如右归丸、金匮肾气丸等,一些滋补肾阳的药物,都适合在清晨进行空腹服用。
滋阴养血的药物,则是在夜里服用。古人是用六味地黄丸在养阴,主张在进入夜里后再服用。
如果是安神的药物,则需要在临睡前服用,这个用法最早从宋代开始。当时的安神药,例如珍珠母丸等,都是提倡在临睡前用姜汤送服。
总的来说,服用中药的具体时间是什么什么,都有各自的讲究,根据疾病、药物属性不同而进行选择。因此,患者最好要遵照医生嘱托。
相关文章
- 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你要了解这些
- 中药如何煎煮服用 注意12个小细节
- 煎煮中药选择的器皿很重要
- 中药怎么煎 越浓就越好吗
- 煎中药一定要注意的5个事项
- 煎好一副药 需要知道这三点
- 中药煎煮前要泡水吗 专家这么说
- 全自动煎药壶有何好坏 如何煎药才好
- 用微波炉能煎煮中药吗 煎煮中药有何诀窍
- 煎煮中药千万不要用铁锅铜锅
- 夏季煎煮中药注意3个细节
- 中药煎煮有三个小技巧 别忽视几个细节
- 煎煮中药有讲究 用哪种锅比较好
- 贵重中药不宜煎煮 哪些中药也不宜
- 煎煮中药必须要了解的几个事项
- 三个步骤教你正确煎煮中药
- 中药煎煮时间越长越好吗
- 中药煎煮前需要清洗吗 煎煮注意事项
- 中药不宜用沸水泡 怎么煎煮中药才对
- 中药太苦怎么办 中药怎么喝才不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