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70年代中期至今至少有12篇关于可切除直肠癌进行术前放疗的随机研究报道,但均未应用全剂量(≥45Gy ),多数采用的放射技术并不太满意,从放射结束后至手术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间歇期(4~6周),结果仅6个报道局部复发率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瑞典的一组报道(SRCT)1183例分别接受单纯手术或手术+短期术前放疗,放射剂量25Gy,于5天内完成应用3或4个照射野,放疗结束后一周进行手术,结果显示局部复发率有明显下降(27%vs1% P<0.001),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((48%vs58% P=0.004)。然而二组接受A-P 切除手术的比例是相同的((59%vs58%),因此瑞典的这一术前一周5天放疗的方案未获得美国同行赞同,后者认为这一方案存在几个缺点:
①不适宜同时进行化疗;
②无助于提高保肛手术的成功率;
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。Paty 等认为术前放疗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提高保肛手术的成功率。
术前应用放疗具有下列优点:靶细胞的血供好,亚氨含量高,对射线的敏感性高,疗效佳。放射可使肿瘤缩小,病变降期(down-staging),从而提高肿瘤切除率,不但根切率提高,保肛成功率也明显提高。小肠受到照射的范围明显缩小,放射性小肠损害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。恢复肠道连续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、吻合口狭窄、和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机率也大为减少。经放射后骶筋膜纤维化增厚,对骶前血管保护作用加强,术中损伤骶前静脉机会更少,尤其对局部进展期病变,手术安全性相对提高,术前放疗有那么多优点,但却有一个致命缺点,可能会对一部分不需放疗的进行了放疗,这也就是治疗过头,因为放疗毕竟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损害。
此外,当前特别强调术前对病员病期的正确评估,通过临床检查、腔内B超、盆腔CT/MRI、模拟肠镜检等一系列检查,对病变的病期作出较为正确评估,为术前放疗提供依据,避免不必要和不合适的治疗。
Minsky 报道30例低位直肠癌距肛缘1.5-6cm原拟定A-P切除术, 在经5040cGy全剂量术前放疗后,83%完成了低位前切除结肠肛管吻合术。
Rouanet 等同样报道低位直肠癌经术前放疗后78%能行保肛手术。这样的术前放疗,手术至少需推迟8-10周进行,有增加肿瘤远处播散的危险,为此最近不少学者进行了术前放化疗相结合的新辅助治疗,近期效果非常显著,再与术后化疗配合,对防止播散,提高5年生存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能的,当然,最后结论将等待长期随访的结果来证实。
热门文章
-
癌症患者春节饮食应注意哪些?
2023-02-27 11:50
-
癌症病发的因素是什么呢
2023-02-24 09:25
-
儿童患癌的原因是什么呢
2023-02-24 09:23
-
肠癌辅助放疗有哪些用法
2023-02-27 10:30
-
抗癌奇迹就是这样出现的
2023-02-27 11:51
-
与病魔斗争:不可一日无信念!
2023-02-27 11:51
-
中老年人如何面对多发性骨髓瘤?
2023-02-27 11:51
-
是什么心态让他二十一年战胜淋巴癌?
2023-02-27 11:51
-
男士不可轻视的睾丸肿瘤
2023-02-27 11:51
-
解读:激素化疗对女性性欲的影响
2023-02-27 11:51
-
探讨:癌症患者如何抵抗寒冬
2023-02-27 11:5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