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长带孩子来看病,经常的主诉是“心跳快”、“心动过速”、“心律不齐”、“心悸”。家长的疑问是:以上这些是病吗?严重吗?需要治疗吗?其实,同样的主诉,病情却大相径庭。有些可能是正常现象,如窦性心律不齐;而有些则需积极治疗,否则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甚至危及生命。
首先,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症状或检查是属正常范畴还是心律失常,
首先,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症状或检查是属正常范畴还是心律失常,可通过心前区的触摸或听诊了解心率的变化,从而掌握第一手材料。再用体表心电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。
在临床上,小儿家长甚至有些医生,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误区:
仅凭一次听诊或心电图即诊断“心动过缓”或“心动过速”。常有家长咨询,主诉很简单:“我孩子心动过速”。当被问及心跳多快时,经常的回答是“100多次”。而医生诊断过程却并不那么简单。与成人不同,孩子年龄越小心跳较成人越快,因此心率正常范围随年龄组不同而不同。
其次,影响心律的因素很多,心律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。
其次,影响心律的因素很多,心律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。通常,我们需要结合心电图图形是否正常,特别重要的是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全天心律波动范围来综合评价。
听诊“心律不齐”。有时体检或就医时被告之“心律不齐”,家长很紧张。其实心律不齐只是个泛泛的名词,它包含了更多具体的诊断,如可能与呼吸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生理现象。其他常见的有早搏、房室传导阻滞等,仅凭听诊有时较难鉴别,需进一步做心电图检查。
阵发性心动过速,发病间期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正常。对阵发性发作的心动过速,如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,发作时心率非常快,可达160~300次/分,持续时间长短不一。
有的患儿可能仅持续数分钟,体表心电图甚至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都难以捕获。这类患儿发病时,家长不能慌张,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,测量发病时的心率,可为医生提供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和诊断依据。
热门文章
-
什么原因导致早搏?
2023-02-23 18:14
-
请多关心你的心!
2023-02-23 18:14
-
冠心病分哪几类
2023-02-23 18:13
-
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别乱动
2023-02-23 18:13
-
急性心梗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
2023-02-23 18:07
-
冠心病与哪些症状相伴而行
2023-02-23 18:05
-
专家解读冠心病的症状
2023-02-23 18:05
-
冠心病有哪些表现呢
2023-02-23 18:05
-
保护心脏好习惯是关键
2023-02-23 17:56
-
男性心绞痛常见的三大并发症
2023-02-23 17:55
-
常见心绞痛并发症竟然有这些
2023-02-23 17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