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感冒了,做父母的非常着急,但是专家提醒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小儿感冒了,做父母的非常着急,但是专家提醒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 (1)合理用药:小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,应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,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。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: a.抗感解毒冲剂,每次半袋,每日3次,白开水冲服。 b.板蓝根冲剂,每次半袋,每日3次,白开水冲服。 c.病毒灵(吗啉胍),服用量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,分3次口服。 d.金刚烷胺,每片0.1克,小儿用量按年龄折算,允许连续服药时间为3~5日,最长不可超过10日。 e.抗病毒口服液,每次半瓶,每日3次。 (2)应用抗病毒药、退热药、抗菌素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: a.小儿本人或其家族有解热类药过敏史者,勿用退热药。 b.剂量不得过大,服用时间不应太久。 c.3岁以下小儿肝肾尚未发育成熟,故不宜使用扑热息痛。 d.多喝开水,促进药物的吸收与排泄。 (3)不要急于退热。不急于给小儿退热有几方面的原因: a.可酌情采用物理、药物降温。 b.不到高热不用药。体温达到39度以上就必须用药,而且刻不容缓。高热持续过久,可使身体的许多重要功能失调;由于氧气和营养素消耗大而加重心脏血管的负担;大脑兴奋过度而导致高热惊厥或过度抑制而引起昏睡;消化功能紊乱;抵抗力减弱,合并肺炎等。 c.体温37.5~38℃为低热,38~39℃为中热,39℃以上为高热。低热或中热有利于小儿成长发育。发热是身体对病毒或细菌入侵所产生的一种反应。这种反应有利于歼灭入侵的病毒和细菌,从而有利于小儿的正常成长发育。 d.退热药副作用大,非万不得已不用。无论是扑热息痛、复方阿司匹林(APC),还是其它五花八门的退热药,都离不开由阿司匹林、咖啡因、非那西汀来合成。因此,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:刺激胃粘膜,破坏食欲,使胃溃疡加重甚至出血,引起胃肠长期少量出血并由此而导致缺铁性贫血;引发血液疾病;损害肝脏和肾脏;严重过敏反应者,表现为剥脱性皮炎合并肝肾中毒而致死。
相关文章
热门文章
-
儿童用药指南
2023-02-15 10:33
-
孕妇用药注意事项
2023-02-15 10:18
-
孕前用药
2023-02-15 10:09
-
孕前用药安全
2023-02-15 10:07
-
产后出血先按子宫再用药
2023-02-14 15:08
-
哺乳期患乳腺炎能吃头孢吗
2023-02-14 14:49
-
哺乳期用药要谨慎 新妈哺乳期如何安全用药
2023-02-14 14:48
-
孕妈咪常见的忌用或慎用的OTC中成药
2023-02-14 14:45
-
孕妇感冒应该怎么用药
2023-02-14 14:21
-
孕妇服用“转胎药”有哪些危害
2023-02-14 14:19
-
孕妇绝对不能用的药有哪些
2023-02-14 14: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