捷克研究人员10日对当地媒体说,这是一种由硼、氢、碳、钴4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,与目前对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不同,其抗病毒能力较强,性质更稳定,毒性较低。
这项研究的初步成果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《医学化学杂志》上,捷克科学院下属的3个研究所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共同参与了研究工作。
研究人员说,目前这种化合物还处于研制当中,若要将其制成可供患者使用的药物还需更长时间的研究。
相关文章
- 除了艾滋,还有多少疾病是来自动物
- 艾滋病毒也可作为基因治疗工具应用
- 艾滋病:不是绝症而是一种慢性病
- 中国:考虑、着手修改有关禁止艾滋感染者入境的规定
- 联合国欢迎韩美取消对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
- 美国取消已实施23年之久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入境禁令
- 我国《艾滋病学》出版,填补领域空白
- 艾滋病毒的另一隐蔽藏身处:睾丸
-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艾滋用药意见
- 年度十大医学突破:新“艾滋疫苗”被质疑
- 前沿:只能防病毒不能避孕的“分子”安全套
- 研究:改造后的干细胞可杀死艾滋病毒
- 泰国艾滋疫苗研制上榜年内10大医学突破
- 艾滋病与结核病有什么关系?
- 疑似艾滋是一种强迫症?
- 感染艾滋病毒后可以活多久?
- 预防艾滋病凝胶在非洲实验失败
- 艾滋病毒的感染过程
- 艾滋病毒可穿透安全套缝隙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
- “联合疫苗”刺激艾滋病疫苗研究人员神经